北影节最牛的电影产业活动,业内大佬都来了
第四届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中国新闻发布会嘉宾小型论坛。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冯伟;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苗晓天;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创办人佐虹;美国华美银行执行副总裁 Bennett Pozil,翻译Cloudy。
策划 | 徐佳含
访谈 | 轻微
2017年4月19日,作为链接中美影视全产业的交流平台,第四届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UCFTI EXPO)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举行发布会。包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周建东、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总裁Mike Ellis在内的电影业内人士悉数到场,围绕“如何开发‘高价值’、‘高概念’的中国大片模式”展开热议。
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最早创立于2013年,创办者佐虹女士(Bianca Chen)是中国电影电视制片人、导演,1995移居美国,后长期致力于加强美中两国间的交流,扩大两大半球间的联系与信息沟通。 2015年,佐虹创办BAS动漫公司以及TM电影制作公司;2016年,创办“Truth Pictures, Inc.”,同年与美国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好莱坞报道》联合为中外合拍片设立奖项“金色银幕奖”。
美中电影电视产业博览会旨在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促进美中影视产业及双方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信息和渠道, 开展富有建设性、前瞻性的合作, 共同推动电影电视产业的未来发展。博览会以极富远见和创新的运作理念得到洛杉矶市市政府、美国电影协会的大力支持。今年博览会主体活动将于10月19、20日在洛杉矶举行。
第四届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活动期间,深焦DeepFocus有幸邀请到了博览会的创始人佐虹女士进行专访,向我们深入介绍了许多关于中美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第一手资讯和独到的业内洞察。
美中影视博览会创办人佐虹女士
《好莱坞报道》亚洲首席记者Patrick Brzeski致辞
深焦:关于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在美国举办,自2013年起,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您作为创始人,在创办之初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或期待呢?
佐虹:最初基于我自己的专业背景吧,做这样一个博览会是件很好的事。当然,我不能说得那么大,为了发展中国电影事业等等。但起码,我们想借助这样一个平台来实现中美、中外电影人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借鉴。这种交流不仅是一种方向和观念上的探讨,就如何制作,如何拍摄,用什么技术手段等方方面面的版块,让中美双方能更好地沟通、互补,相互提高去解决更多问题。
深焦:GSA(金色银幕奖)是专门表彰合拍片的,就您的观察而言,近年来合拍片在票房上表现如何?
佐虹:若是从全球范围看,英美合拍片的效果一般会比较好,毕竟两国的文化背景比较一致;而相比之下,像中美,或者说东西方国家的合拍,难度就比较大了,因为双方文化信仰差异比较大,比如之前的《功夫熊猫》,其中涉及的很多关于东方古老文化的内容,像佛教,可能在亚洲国家的接受度比较高,日本、韩国观众不会感到陌生。但换到西方,票房可能会差一些,也因此《功夫熊猫3》全球票房就不太乐观。影片中涉及很多无形的,如意念之类的概念,西方人不太理解。
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在合拍时,不要太过拘泥于一种框框,合拍的界定可以宽泛一些。可以尝试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去做合拍片,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限制,因为通常情况下,过于概念的东西会很牵强。此外,也有很多创作者本身也不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一定要考虑好再开始做项目。
“金色银幕奖”主办方之一为UCFTI EXPO
深焦:去年金色银幕奖的获奖影片中,您个人有没有比较喜欢或印象深刻的作品呢?
佐虹:2016年是第一届“金色银幕奖”,像《喊山》《大唐玄奘》和《三人行》都是不错的片子。《大唐玄奘》虽然故事有点弱,但导演的表现非常出色。特别是在视觉上有非常与众不同的表现力。就合拍片来说,其实我个人觉得目前最成功的反而是香港和大陆的合拍,就我个人非常欣赏游乃海先生与另外两名年轻编剧的《三人行》,他们非常大胆的展示了人性的另一面,人生价值的所在。手术室的血是真实的,而警匪枪战的血就是红色动画效果,引人深思。
深焦:现在国内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寻求与北美公司进行合拍,但在合作的过程中,又或多或少地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根据您的经验,有哪些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佐虹:合拍本身就是个非常复杂的事,一时间可能很难简单说清楚。像故事本身、面对的市场和演员的种族和选择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合拍的进程和效果。如果一个好莱坞电影又要面向中国市场的合拍项目,想放一个中国形象进去,如果是生搬硬套的人物,角色就没有生命力。而且我们也不能就为了市场,把中国人都放进外国电影里。另外,我们的演员在认知上存在一个误区,往往觉得在好莱坞电影中获得一个角色就可以进入全球市场,其实不然。确实好莱坞创造了全球电影市场的标准。合拍片的也正是向着这个目标在努力。
我认为,一个项目的推进,还是需要从故事本身、角色本身去考虑。像第三届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论坛上的那些与会者都是导演,或者说是艺术家,他们的核心关切点就是故事。我自己也为一些电影出任制作人拍片,通常我也会去关注什么故事更能打动我,然后再去确定故事类型,把它拍出来。
好莱坞也有一类制作人,专以市场为目的,“量身定制”的拍片子,因为他要赚钱。我们国内,大多是导演制,导演中心论,导演觉得什么故事好,他就去拍,比较偏重艺术和个人表达。而制作人中心制,片方会在营销方面看得比较清楚。如果制作人也想做艺术片,他等把钱挣够了,就去拍个艺术片,像斯皮尔伯格,他就既是导演又是制片,他在保证票房的同时也会尽量做出一些艺术上的探索;像安吉丽娜•朱莉,她有个片子花了3000万美元,但收益寥寥,她就是要把那个片子做出来,很单纯地去传达那种艺术的东西。所以,也就是说,我们从业的人要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深焦:能简单介绍一下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的电影原创大赛吗?
佐虹:第一年的时候确实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小短片,可以延展或者说孵化为很好的电影。到第二年这个单元就做得很蓬勃了,像南加州大学(USC)一些学校也参与进来,我们就明显感受到学生特别有积极性,甚至有的片子就已经是完整的片子了,比很多已有的电影都要成熟。
第一年我们收到60多部影片,第二年增加到100多部,第三年200多部,今年是第四年,征片开始就已经500部电影了。另外,我们的原创大赛也得到美国国务院的重视,今年就有九所美国大学加入,几乎全是美国最好的电影学校,其中包括纽约大学电影学院 (NYU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 (UCLA)和美国电影学院 (AFI)。此次大赛也将于2017年10月20日下午宣布获奖名单。
那么,为什么我想要创办这个活动,其实就是想要发掘年轻人中的可能性。明天的大师就在这群年轻人里面,他们没有框架,没有很多陈旧的东西,他们身上的创造力是最可贵的。而我们要的就是他们的原创精神。
深焦:作为连接中美电影产业的纽带,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自身也会积极地推进合拍项目的进行?
佐虹:是的,我们在过去的四年中为两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自去年以来,我们收到了100多个电影合作项目的方案及剧本,经过多方评估,甄选出8部优秀的影片将以合拍片或好莱坞独立制作的方式将陆续被搬上大银幕,进入全球市场。
其中已成功完成了一部科幻电影拍摄,同时投资拍摄的动漫,也将于2019年底或2020年初与大家见面。2017年也有三部影片,科幻喜剧片、悬疑动作片、神话魔幻片已经在前期准备阶段。另一部将是中美合拍电视连续剧,也是中美真正意义上的合拍连续剧,这是第一部中美合拍电视剧进入全球发行的分账系统。随着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被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所了解,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将会促成更多合作制片的电影项目。
深焦:本次论坛中的一个主题是关于中美合拍的“完片担保和信用体系”,这个概念在中国大家比较陌生,能请您介绍一下吗?
佐虹:“完片担保”就是首先要确定拍摄期计划,你要完全按照拍摄计划来进行。完片担保公司会派人跟着你,也就是说,你今天的拍摄任务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但是之前美国最大的完片担保公司来中国后说做不了,因为他们觉得,在中国完全是导演说了算,如果导演说需要再次打磨,那他们也就没法完成进度。所以陈凯歌才会说自己非常幸运,“我的制作人是我的太太。”,也就是说,这样的担保体系,在美国和中国完全不同,像中国这样的情况,在国外不可能。在国外,只要签了完片担保,就一定要做到,否则人家就不给你担保了。
中国资深电影人,电影理论家周传基
深焦:您和周传基老师是世交,他最近不幸离开了我们。您可以详细谈谈他在美国的教学活动吗?
佐虹:这个我要详细说一下。周老师不仅是在国内很有影响,其实我的电影就是一开始接受了他的教育体系。我最近在网上看见1995年之后就没有见过周老师在美国的教学活动。其实不然,1995年之后才是他真正在国外的教学活动,像之前UCLA的博士班请他做正式教授。拿不到他的学分,学生就毕不了业。
那时候没有一位教电影的教授能够做到。1995年后他在美国所有大学的教学,他讲的中国电影都是从视听的角度去解读。授课非常有特色。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教育家,尤其是在电影的基础教育上。科波拉说过他是第五代的教父,我觉得他当之无愧。他不仅在专业电影教育上,在做人上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
举个例子,我在美国拍了18年广告。有一次,他看到我有一个镜头剪接得还不够理想,就说:“哎,你这个剪接点还可以再修改一下。” 我说,“周老师今天剪片太累了了要不就先这样吧” 他就马上就生气了,不理我了。我说“周老师那我马上去改。”他生气地说,“不用改啦!” 他在这些方面是相当严格的。也很有个性,我说“其实我知道你要我改什么。”改完了给他看,他说“嗯,这还差不多。” 他讲课永远都是充满激情,很有感染力,他能把电影中很专业很复杂的东西给普通人讲得浅显易懂。而且,他一直坚持在网络上讲课。最早的时候我还跟他说,网络课程能有几个人听,短期内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但他一直坚持上课。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因为在他看来,互联网时代会将一切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确实,远程通讯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他的许多观念都很超前,时代也验证了他的预见。他确实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我非常幸运在学校能受他的指导,而且到美国也一直和他有学术上的沟通和交流
- FIN -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欢迎为口碑榜投票
iOS用户赞赏通道